搜索

您的关键词

院系动态

院系动态

【科创融合】塑造科创育人新范式: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首届科技学术节启幕,培植融合创新沃土

发布时间:2025-11-20 作者:团委 浏览:0

       当创新成为时代的注脚,当科技成为发展的引擎,高等教育正肩负着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历史使命。多年来,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紧密围绕“应用型”、“智能化”、“国际化”三大发展方向,不断深化校企合作,积极探索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的新路径。在学科竞赛、社会实践等方面均取得了突破性成绩。

       11月19日下午,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首届科技学术节暨大学科技园入驻企业推介会隆重举行,这场融汇成果表彰、项目路演与学科展示的学术盛会,为全校师生呈现了一场精彩纷呈的科技学术盛宴。本届科技学术节以“智汇未来,科创先行”为主题,于2025年11月至2026年5月举行,面向全校学生开展。作为学校落实国家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战略、践行“产教融合、创新发展”理念的重要举措,活动旨在营造浓郁学术氛围,全面激发学生的科技创新热情。


CYH_4619

(图一)第一届大学生科技学术节暨大学科技园入驻企业推介会

640

(图二)活动现场

       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院长汪仁;党委书记刘琳;副院长 潘昊、王国良;院长助理、陕西科大高新星辰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涛;学生处处长胡纯;教务处副处长刘端森;团委书记滕婵娟;科技与工程学院院长副院长周燕;国际教育与人文学院副院长刘清波;大学科技园科技成果转化中心主任向成密;陕西航天意德高科技产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胡殿松;西安大数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林君等领导和产业园负责人参加开幕式。


(图三组图)启动仪式

       活动在科技感十足的开场表演中拉开帷幕。五只“科技狗”动作精准灵动,展现了人工智能与机械工程的完美融合;由仿生机械外骨骼驱动的“擎天柱”与“大黄蜂”与师生亲切互动,灵活展现人机协同理念;AI机器人与观众展开智慧对决,呈现复杂任务处理的前沿能力。这些机器人通过动态展示与智能交互相结合的方式,点燃了现场热烈的科技氛围!


CYH_4448

(图四)学生与“科技狗”合影

       团委书记滕婵娟对《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第一届大学生科技学术节实施方案》进行深度解读,为全校科创工作划定了清晰路径。活动围绕三大板块系统展开:一、科技学术竞赛:涵盖“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行业调研大赛、网络安全知识大赛等;二、成果展示交流:通过大讲坛、师生沙龙、专家讲座构建常态化机制;三、互动体验实践:结合科技辩论、DIY等活动,提升趣味性与实践性。


CYH_4193

(图五)团委书记滕婵娟对《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第一届大学生科技学术节实施方案》进行深度解读

       本届学术节旨在构建一个集能力提升、成果转化与人才选拔于一体的平台,通过推动跨学科交流与校企协同,计划重点打磨20项高质量作品、孵化10个优质项目,并力争在“挑战杯”等赛事中取得突破。活动预计覆盖学生2万人次,最终形成可推广的育人成果,持续丰富校园科创生态。

       王国良副院长宣读了《关于表彰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2024-2025学年“挑战杯”竞赛获奖项目、团队及个人的决定》。近年来,我校在“挑战杯”系列赛事中屡创佳绩:累计参赛学生3万人次,共荣获国家级奖项2项、省级奖项32项。


CYH_4226

(图六)王国良副院长宣读了《关于表彰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2024-2025学年“挑战杯”竞赛获奖项目、团队及个人的决定》

       特别是在2025年陕西省赛中,我校推送的11项作品有10项获奖,获奖率高达91%,在全省同类型院校中排名第2位,并首次斩获“优秀组织单位”与“进步显著奖”。更在第十九届“挑战杯”国赛中荣获主体赛国家三等奖,位居同类型院校之首,实现了历史性突破。这些成绩的取得,源于学校将“挑战杯”作为引领青年科技创新的重要抓手。通过深化“一院一赛”制度、举办“追光计划”“攀登计划”分享会百余场,并依托社会实践与“揭榜挂帅”机制,有效推动了竞赛成果从“教室”走向“市场”、从“赛场”走向“职场”,形成了“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良性循环,为新质生产力赋能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颁奖仪式上,校领导为获奖团队、个人及相关单位郑重颁发荣誉证书。灯光下,证书的金边与获奖者眼中的光芒交相辉映,这不仅是对过往努力的肯定,更是对未来科创征程的期许。


640 (2)

(图七)颁奖现场

       第十九届“挑战杯”国赛三等奖指导老师李华君为在场师生带来一场干货满满的分享。其获奖项目以“特色产业融合助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聚焦陕南3市11县茶产区,组建跨工程造价、视觉传达、网络与新媒体、计算机等多学科团队,历经三年深入调研,从产品、技术、文化、系统四个维度推动茶产业升级:在产品上融合安康富硒茶与泾阳茯茶工艺,研发出金花菌更丰富、健康价值更高的富硒茯茶;在技术上设计新型自动控温控湿发花装置,实现降本增效与发花均匀;在文化上挖掘“贡茶文化”“茶马古道”内涵,打造特色文创包装;在系统上运用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方法优化茶产业园区建设,并构建“内容+技术+渠道”立体传播矩阵扩大品牌影响。该项目不仅为地方茶产业注入新活力,也构建了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乡村振兴数字化解决方案。李华君老师从选题立意、细节打磨,到跨学科协作与团队心态管理,全面拆解竞赛关键环节,倾囊相授实战经验,为学生们搭建起从校园学习走向国赛舞台的坚实桥梁。


CYH_4364

(图八)  第十九届“挑战杯”国赛三等奖指导老师李华君

       第十四届“挑战杯”秦创原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国赛银奖作品迎来路演。来自西安翻译学院的团队以清晰的逻辑、创新的理念和扎实的实践,充分展现了其作品的市场潜力与社会价值,彰显了“以创新回应现实、以实践书写答案”的硬核实力,为科技学术节注入了蓬勃的青春动能。


CYH_4426

(图九)西安翻译学院的团队

       在校企推介环节,来自科大高新星辰教育、西安大数网络、陕西航天意德、西科节能等多家入驻科技园的企业负责人——包括技术总监、产品经理、人事主管等——分别从技术研发、产品创新与产业需求等维度,分享了前沿的行业动态与真实的合作机遇。这场深度“校企对话”,不仅让学生跳出课本认知市场,拓宽了产业视野,更搭建起“校园科研”与“市场实践”的直接桥梁。它使师生提前触摸到产业发展脉搏,为学习与成长注入关键的产业基因,也为未来从校园走向职场、实现产学研协同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ad93d099-d248-465c-a900-53f938daf06f

(图十)校企推介环节

       党委书记刘琳总结讲话,他围绕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对本届学术节明确了三点发展方向:一是永葆创新热情,坚守探索初心。鼓励学生将科创热情转化为持久动力,在日常学习中勤于思考、勇于探索,让创新成为习惯,并通过实践锤炼过硬本领。二是深耕科创教育,做好学生引路人。倡导教师将创新教育融入育人全过程,为学生提供针对性指导,积极推动校企合作,搭建更广阔的实践平台。三是完善科创生态,优化育人环境。推动各单位总结经验、优化机制,强化资源保障,让科创氛围渗透校园每个角落,为学生的创新成长提供更优质的条件。


640 (3)

(图十一)学院党委书记刘琳

       活动最后,学院领导一行走进六个学生科技作品展区,与各项目团队面对面交流,深入了解学生在人工智能、节能环保、文化创意等领域的创新实践。领导们认真听取讲解,细致询问作品的设计理念、技术路径与应用前景,并就项目可行性及后续发展提出宝贵建议。学生们扎实的专业功底、清晰的表达与敢于突破的精神,获得了充分肯定。


(图十二组图)学生科技作品展区

       本次参观不仅是对学生科创成果的集中检阅,更是我校践行“以学生为中心”理念的生动体现。实地交流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创新自信,强化了产学研融合的育人导向,为构建可持续发展的校园科创生态夯实了基础。

       面向未来,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将继续深耕科技创新教育通过多元化学术活动与优质实践平台持续点燃学子创新热情助力每一个科研梦想扬帆远航我校正以扎实行动培育科技创新栋梁为国家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高新智慧”与“青春力量”!本届科技学术节不仅是一场盛会更是一份郑重的承诺——是对创新精神的坚守,对育人使命的担当也是对时代召唤最有力的回应!

陕公网安备610116020006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