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无界创想"艺术系毕设作品惊艳亮相!
5月20日,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艺术系2021级毕业设计展在科技楼、创意楼大厅正式启幕。本次展览以“无界创想”为主题,集中展示了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数字媒体艺术三个专业77名毕业生的51组优秀作品。
这些作品通过艺术与科技的创新融合,生动诠释了乡村振兴、非遗文化活化、红色精神传承等时代命题,展现了青年学子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与艺术表达。校领导、学院领导、师生代表及社会各界人士出席开幕式。
经济管理与传媒艺术学院常务副院长李文教授在开幕致辞中强调,在人工智能技术重构艺术创作生态的当下,艺术教育必须打破传统边界,实现"科技赋能艺术、艺术升华科技"的良性互动。他指出,本届展览呈现出三个显著特征:一是技术融合度高,超过30%的作品创新应用AR/VR沉浸式交互与生成式AI创作;二是时代响应性强,近三分之二作品深度介入非遗活态传承、乡村文化振兴、红色基因传播等国家战略领域;三是人文价值凸显,在AIGC技术应用中始终保持着创作者的主体意识和人文关怀。艺术教育的根本使命是培养具有技术驾驭力和人文判断力的复合型人才。李院长特别强调:“面对AI浪潮,艺术工作者需坚守人文精神内核,以‘人的温度与灵魂’赋予技术应用深度与广度,真正实现艺术思维对社会的赋能。”这一观点引发了现场艺术教育工作者对AI时代美育本质的深度思考。
(图一)经济管理与传媒艺术学院常务副院长李文
艺术系主任刘晓克以数据为支撑,系统阐述了本届毕业设计的创新特色。他指出,参展的51组作品涵盖文化遗产数字化复原、智能设计系统开发、交互式公共艺术装置三大方向,集中展现了当代青年设计师对技术革新与社会需求的敏锐把握。其中,12组作品运用三维扫描与算法生成技术活化传统文化,19组作品探索艺术服务社会民生的实践路径。这些作品不仅体现了技术与艺术的深度融合,更展现了设计学科服务社会的现实价值。
(图二)艺术系主任
颁奖环节中,学院领导为舒宁、陈鑫蕊、巫殷贡等11名毕业设计优秀学生颁发荣誉证书,其作品《汉中市钟家沟村红色文旅融合空间环境设计》《“泥韵薯香”包装设计》《今昔相称》等凭借技术融合与文化创新双重价值脱颖而出。崔丽华、金丹、边青等7名教师获评“毕业设计优秀指导教师”,其指导的《非遗活态化传承的西安葛邵村环境更新设计》《凤翔木版画文创设计》《三原城隍庙数字化展示》等项目成为展览亮点。
(图三组图)颁奖现场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赵露作为优秀学生代表进行发言,“感谢母校为我们搭建了成长的平台,见证我们从青涩懵懂的艺术学子,成长为敢于用作品表达自我的追光者。”她以毕业设计创作的心路历程激励同窗:“毕业设计承载着我们的艺术梦想,也将成为我们迈向社会的重要起点。在这里,祝大家永远保持对创作的热爱,在未来的道路上坚定前行!”
(图四)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赵露同学
毕设优秀指导教师代表崔丽华副教授结合指导实践,分享了“从土地中长设计”的育人理念,她以钟家沟红色村落光影剧场、AIGC复原古建等案例,展现艺术服务社会的价值,并指出“教研共生”模式实现了学术研究与设计创新的双向赋能,呼吁毕业生以敬畏之心践行设计者的社会责任,用创新回应时代需求。
(图五)毕设优秀指导教师代表崔丽华副教授
开幕式结束后,院领导一行深入展区参观交流,并对毕业生作品的技术深度与社会价值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这些作品既展现了扎实的专业素养,又体现了年轻一代对社会责任的担当。他们期待通过深化校企协同育人机制,让学生的奇思妙想能够真正落地生根,在服务社会中实现艺术设计的价值。
(图六)合影
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艺术系2025届毕业设计展既是教学成果的集中展示,更是新文科背景下艺术教育改革的创新实践,“艺术的边界在想象之外”,这场跨越十天的创意盛宴,正为艺术与时代的对话打开全新可能。
(图七)部分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