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报|科技与工程学院学子在“互联网+”大赛斩获双银 红旅赛道实现建校历史性突破
在近日落幕的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陕西赛区比赛中,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科技与工程学院学子不负众望、捷报频传:两支参赛团队双双斩获省级银奖!其中,《茯硒富兮——科技赋能富硒茯茶产业,谱写乡村共富新“硒”望》项目首次在“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以下简称“红旅赛道”)摘得银奖,实现我校建校18年来该赛道奖项“从无到有”的历史性突破,填补了办学以来的赛事空白;《数智棚友——温控大棚结构优化与智慧化转型新方案》项目在高教主赛道斩获省级银奖,标志着学院在该赛道的参赛成绩迈上新台阶,以双重佳绩彰显育人成效与创新实力。
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前身为“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是由教育部等多部委联合主办的全球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广的大学生创新创业顶级赛事,被誉为高等教育领域创新创业的“奥林匹克盛会”,是检验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展现青年创新能力的核心平台。本次陕西赛区赛事吸引全省86所高校的3085个项目同台竞技,覆盖高教主赛道、红旅赛道等四大赛道,历经校级初赛、省级网评、现场会评等多轮严苛筛选,竞争尤为激烈。科技与工程学院两支团队凭借扎实的专业功底、创新的解决方案与深厚的社会情怀,在强手如林的赛场中脱颖而出,赢得评委高度认可。

(图一)比赛现场
《茯硒富兮》项目的突破,不仅是赛事成绩的跨越,更是学院践行“产学研用融合、服务国家战略”育人理念的生动实践。团队在指导教师带领下,紧扣国家乡村振兴战略,锚定陕西特色富硒茯茶产业发展痛点,深入田间地头与茶企农户开展调研,以专业技术破解产业升级瓶颈,探索出“科技赋能+产业振兴+农户增收”的可持续发展路径。项目既彰显了技术创新的硬核实力,更承载着服务乡村、扎根大地的“红色”初心,生动诠释了新时代青年“以创新之力担时代之责”的使命担当,成为学院将“家国情怀”融入实践育人的典范,也为学校践行“青年红色筑梦之旅”精神、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树立了里程碑。

(图二)省级银奖


(图三组图)项目组现场调研
高教主赛道获奖的《数智棚友》项目,聚焦现代农业设施升级痛点,团队依托学院在设施农业与智慧化技术领域的教学科研积累,通过结构优化与智能技术集成,为传统温控大棚提供高效节能、精准管控的整体升级方案,充分展现了学院在工程技术应用领域的创新能力与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水平。该奖项的获得,是学院长期深耕“实践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成果体现,再次印证了学院在学科竞赛与教学实践深度融合方面的显著成效。

(图四)省级银奖


(图五组图)项目组现场调研
佳绩的背后,是学院近年来系统谋划、精准施策的育人实践体系发挥的重要作用。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始终将学科竞赛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抓手,以“高标准、全过程、精细化”原则推动赛事筹备。学院高度重视赛事工作,将竞赛目标与专业建设、课程改革、人才培养方案深度绑定,形成“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创”的良性循环;指导教师团队全程驻点指导,从选题立意、技术攻关,到商业模式构建、路演呈现,提供“全链条、个性化”帮扶,引导学生将专业知识与国家战略、社会需求紧密结合;依托学院“课堂—实验室—田野/产业”贯通式培养体系,学院将学科竞赛、科研实训、社会实践与产教融合有机衔接,让学生在真实场景中锤炼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
近年来,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始终锚定国家创新驱动、乡村振兴、人才强国战略,以培养“兼具家国情怀、科学素养、创新能力与实践本领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科技与工程学院作为学院人才培养的中坚力量,通过持续优化育人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激活创新生态,不断激发学生创新潜能与实践热情,营造了“敢创新、能创新、善创新”的浓厚氛围。此次双银佳绩,既是学院育人成果的集中展现,更是学校践行高质量育人理念的有力印证。未来,学院将以此次突破为新起点,持续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为国家培养更多服务社会、赋能产业的创新型人才,在服务国家战略与区域发展的道路上续写新的篇章!
陕公网安备610116020006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