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风采】王智宇:心有所向 方能致远
王智宇,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2012级土木工程专业校友,在校期间连续两年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现任群力钢构项目经理。
谆谆教诲 熟记于心
大一的时候,王智宇进入学院党务办公室任组织员,在那里他遇到了自己的人生导师独文菁主任,老师教会他如何待人处事,如何把一件普通的工作做好、做细,教会他应该具备独立的思考能力。毕业这几年,每次遇到坎坷或者重大决定时,他都会请教独文菁老师。在党务办公室,他还认识到了很多优秀的学长学姐和同级的小伙伴,可以说在党务办公室的四年,是他大学最美好的时光。
大四时期,王智宇积极备考省考,由于当时报考起点有点高,1.6分的笔试成绩差距无缘面试,但当时他也不后悔,毕竟自己确实认真准备了。临近毕业的时,王智宇做了一个决定——创业。
创业经历
“自强不息,日新月异”八字既是校训,也是他信奉的价值观。他认为,首先要树立一个可以激励自己的志向,它是一盏不灭的明灯。创业的这几年,越发让他坚信,勤奋的工作和实事求是的态度,才是灵感最好的的引擎。创新虽然排在最后,但却是前面所有努力的沉淀和结果,也是他个人工作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目标。校训的价值观,或者作为一种工作方法,至今仍然时时地督促、启发他。
因为父亲从事的是钢结构行业,再加上王智宇学的是土木工程专业,所以在毕业以后,他也选择了从事钢结构工程。毕业后第一件事情就是到父亲的工地上去学习施工经验,他回忆起,毕业时刚好是酷暑,但是每个工地他都是从头跟到尾。
在工地上学习一年后,他开始自己出去接项目,因为太年轻,和甲方沟通的技巧不完善,缺乏人脉关系,导致很长一段时间没有接到一个项目,但是他自己也深知做工程没有长时间的积累很难接到项目。终于苍天不负有心人,机缘巧合下,他了解到韶关学院新建校区项目,经过几个月的沟通和谈判,终于签订了该学校的游泳馆和小球馆钢结构网架工程施工合同。该项目也顺利通过验收,并受到甲方、业主和当地质监站一致好评。通过这个项目,自己也学习到了很多,更为后续的钢结构之路打下坚实的基础和良好的开端。
聚沙成塔 创造人生
大学是人类精神资源的传递和创造的最佳学堂,大学四年学到的东西,给他后面的创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他认为大学生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去加强自己的能力培养,首先要有深厚扎实的基础知识和精深的专业知识,其次要自强自律,大学生应该有较强的抗挫折能力,不能因为一两次失败而气馁。然后就是在学校期间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社交能力,懂得沟通,在当今分工越来越细化的社会,大学生要注重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
30岁之前靠勤奋,30岁以后靠关系。在你最应该勤奋的时候,一定要多跑客户多应酬,这就是你未来的人际关系,有些人际关系不一定有用,但是大部分的人际关系尽量能派上用场,最主要的还是学习的方式方法,在这个过程之中充实自己,找准自己的相处之道。善于利用自己的优点,才能够准确不误。讲到这里,他想说的是和客户的应酬以及和领导的相处,都是人生创业路上的宝贵财富。
大学期间,还是应该把学习专业知识放在第一位,等到了大四的时候再开始问自己毕业以后应该选哪条路?毕业之后想去做什么?如果毕业的时候决定要开始创业的话,首先一定要做好该行业前景的调查和分析,该行业投资和回报的时间。其次,多问问长辈的意见,做好吃苦的准备。再次,最好能够找三两个志同道合的伙伴,分散投资的风险。创业之路,这必然是一个困难的过程,但也是让自己快速成长的一个途径,因为我们都年轻,这是很大的资本,只要有这个承受能力,都可以去尝试一下。
寄语母校
人生最大的幸福就是去做自己特别喜欢的事情,这样也有一生的动力去把它做好。所以希望学弟学妹们都能努力去做好自己喜欢的事。最后愿母校伸展出更丰满的羽翼,带着更多稚嫩的种子飞向更高更远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