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关键词

院系动态

院系动态

【学党史】党史百年 | 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和投身大命的洪流

发布时间:2021-03-12 作者:admin 浏览:0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人民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中国各地的共产小组推举出12名代表出席本次会议,分别为毛泽东、何叔衡、董必武、陈潭秋、李达、李汉俊、张国焘、刘仁静、王尽美、邓恩铭、陈公博、周佛海,以及陈独秀指派的代表包惠僧。会议在最后一天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游船上举行。此次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奠定了我党的前进方向和基石。

       1922年7月16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开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出席大会的正式代表有12名。大会通过《世界大势与中国共产党》等决议案和党的章程。大会发表了《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宣言分析了国际形势和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状况,阐明了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和动力,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

       1923年6月12日至20日,中国共产党在广州举行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出席大会正式代表有30多名,代表全国党员420人。大会的中心议题是讨论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问题。在讨论中出现两种错误观点:一种是以张国焘代表的“左”倾观点,反对全体共产党加入国民党;一种是以陈独秀等人为代表的右倾观点,“一切工作归国民党”这样的口号。

       1925年5月1日,中华全国总工会在广州成立,共产党人林伟民、刘少奇分别当选为正。副委员长。5月15日,上海日商内外棉厂发生了日本资本家枪杀中国工人顾正红的事件。中共中央为此多次召开会议,研究决定发动学生、工人在5月30日到租界内举行大规模的反帝示威运动。

       1926年至1927年,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的共同组织领导下进行了反对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的革命战争。为了彻底推翻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约10万人从广东分三路正式出师北伐,蒋介石任总司令。以共产党和共青团为骨干的第四军叶挺独立团,担任北伐先遣队,因其骁勇善战,荣获“铁军”称号。

       1927年4月12日,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新右派在上海发动反对国民党左派和共产党的武装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员、国民党左派及革命群众。中国革命陷入了低潮,中国共产党在黑暗中高举起革命的旗帜,于各地组织武装起义,以血与火回应国民党的屠杀政策。根据中共中央的部署,先后组织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领导北伐军2万多人,在江西南昌举行武装起义并占领了南昌城。

       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的紧急会议。出席会议的有中央委员10人、候补中央委员3人,中央监委、中央军委、共青团中央、湖南、湖北的代表8人,共产国际代表和中央秘书处负责人也参加了会议。翟秋白主持会议。会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告全党党员书》、《最近农民运动的决议案》、《最近职工运动的决议案》及《党的组织决议案》。

        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的部队到达江西罗霄山脉中段的井冈山,先后在宁冈、永新、茶陵、遂川等县恢复和建立了党组织,发展武装力量,开展游击战争,领导农民打土豪分田地,建立红色政权,实行工农武装割据,创立了党领导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1928年4月底,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保存下来的部队和湘南农民军到达井冈山,和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会师。

陕公网安备610116020006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