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二雄
15届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校友

刘二雄,2011级机械专业学生,本科期间担任班长,在校期间获三好学生、优秀毕业生等荣誉称号,毕业后积极响应国家大学生应征入伍的号召,服役于武警江苏总队泰州支队,现为神木市栏杆堡镇人民政府李大庄村包村干部兼退役军人专干、武装专干。
——回报家乡故土,努力耕耘“播种”。大学毕业、部队退役后,怀揣着振兴家乡的梦,他主动请缨前往基层开展工作。他说“我想回到家乡,家乡的这片土地滋养着我、丰富着我,而我也将用最大的努力去反馈它、建设它。”刚接手工作时,面对复杂的村情、国家扶贫大检查等重重困难,刘二雄并没有退缩,他始终牢记大学生活带给他的成长与力量,以及部队带给他不服输、不怕苦的精神,他村村走访、户户上门了解情况,在田间地头、到群众家中去磨练、去成长,在实践中努力耕耘播种,立志将家乡建设得更好。
(图一)刘二雄军装照
——投身志愿活动,小我融入大我。自上大学以来以来,刘二雄先后加入17个志愿服务组织,参加过400多次志愿服务活动,服务时长达4384小时,爱心献血量达8400ml。他的这种将小我融入大我的精神,也获得了诸多荣誉:工作期间获榆林市“最美志愿者”,陕西省榆林市神木市第三届“神木好人”,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先进个人2次;“退役军人”先进个人;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铜奖,陕西省首批“五星级”志愿者;神木市“五星级义工”、神木市“最美退役军人”、神木市四个最美(佳)“最美志愿者”、陕西省榆林市佳县“最美志愿者”。现今,他仍旧投身志愿服务、奉献爱心,作为包村干部,他曾多次走访村里的低保户、贫困户,送去米、面、月饼等节日慰问,自费资助留守儿童上学,多次去留守儿童家中慰问,给予生活补助和精神鼓舞。
(图二)刘二雄走访群众,投身志愿服务工作
——勇于担当责任,永葆党员本色。2020年初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他作为共产党员,冲锋在前,主动申请到一线设卡排查,连续奋战一个月未回家,设卡之余利用休息时间继续上门排查并入户宣传疫情防控政策,为村民送去生活物资,白天给村民打电话说明疫情情况,进行整个小区消毒、集中采集核酸,充分的展现出“勇于担当、顾全大局、甘于奉献”的精神,他的同事这样评价他“他时刻保持着军人的责任感,在处理问题时也总是条理分明,冷静沉着,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总是能迎难而上、果断行动。”
(图三)刘二雄积极参加抗疫工作
——做好为民“小事”,服务乡土基层。基层工作多是“家长里短”“鸡毛蒜皮”的琐事,背后却是关乎人民切身利益的“急难愁盼”。在基层工作中,刘二雄深知要深入群众,倾听群众真实的声音。田间地头、群众家中、党群活动中心都是刘二雄的办公地点。工作期间,他及时的向百姓宣讲国家“三农”的补贴政策,带领村民一起开展环境整治活动......,与群众拉家常、问事情、解难题。每年春耕期间,他都会出现在田间地头,利用自己本科机械专业所学帮助老百姓耕作;夏天遇到季节性缺水问题,他都能及时上报领导,联系拉水车帮村民解决吃水问题。秋收时,田地里依然能清晰地看到他和村民一起劳作的背影。
在校时,他是品学兼优的大学生;身着橄榄绿,他是保家卫国的战士;褪去戎装,他是乡村振兴的“排头兵”。他步履不停、追梦不止,他情系城镇乡野,在自我成长的道路上努力不懈,如今,他扎根基层、服务基层、砥砺奋进、心系百姓,用脚步丈量民情,用实干赢得民心,为美丽乡村建设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图四)刘二雄在田间地头开展扶贫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