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师生不畏酷暑奋力冲刺TI杯竞赛活动
发布时间:2013-10-25
作者:admin
浏览:0
为迎战9月由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陕西赛区组委会主办,德州仪器(Texas Instruments)公司协办的“2008年陕西省大学生德州仪器(TI)杯模拟及混合电路应用设计竞赛”,我院高度重视,严密组织,为竞赛提供了必要的环境条件。12名参赛选手和三名指导老师利用业余时间及假期,密切配合,认真选题,精心攻关。目前时间过半,项目过半,师生们竭尽全力向着竞赛设立的一、二、三等奖及德州仪器杯及优秀组织奖发起最后的冲刺。
2008年陕西大学生德州(TI)杯模拟及混合电路应用设计竞赛是面向全省在校大学生的群众性科技竞赛活动,它针对目前高校电气信息类本科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重“数字电路“、轻”模拟电路“现象,以专题竞赛的形式,强调模拟及数模混合电路的重要性。努力与当前的课程体系和内容改革密切结合,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活动启动前,我院主管院长及教务处、实验实训中心相关负责人把积极参赛作为教学与实验实训工作的重要内容,进行了细致的策划和周密的部署,成立领导小组,通过有效管理和分阶段推进,为竞赛活动地开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学院确立了以苏登超、宋春峰、路成林三人为指导老师。经过测试,在微电、计科、测控等专业选拔了12名理论基础知识扎实,竞争意识强的同学。成立了数控恒流源、多用途水位控制电路、镀模机系统、无线家用环境监控系统四个项目小组。小组成员或自愿组合、或项目选题一致,营造起了彼此和谐、实力均衡,相互密切合作的参赛队伍。共同的爱好,顽强的拼搏精神和为校争光的使命感,把他们凝聚成为一个富于战斗力的竞赛集体。
通过精心组织实施的赛前培训和辅导,并按照竞赛专家组与TI公司专家提出的命题方向和使用的核心器件,参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了选题,设计方案,做到了自主命题,自主设计,向着“竞赛目标”努力攀登。
项目的进行检验了学生的理论知识及综合实力,激发了他们学习积极性和创新能力。攻关过程中,面对那些已经掌握的,和从未接触、并且陌生的专业知识,参赛学生并不畏惧。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从头开始,认真攻克、顽强创新。从具体的硬件制作,软件编程、系统调试和设计报告撰写等阶段做到了稳步进行。在此竞赛阶段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得到很好的验证。
承担《无限家用环境监控》项目的第四小组组长韩涛表示,项目进行前,自己仅仅学习过模电,而单片机,数电几乎从未接触过,因此压力很大。在指导老师的精心辅导下,动手做一做,感觉的确不一样,自己学到了不少知识。他说,就以电阻为例,没接触这次比赛之前,我觉得电阻就一个耗能元件,只要知道它的阻值大小就可以了。但在给苏登超老师提交元件清单时,他指出电阻不但要标出阻值,还需指出其功率大小,封装类型等一些必要参数。如果不是参加这次比赛,我会忽略这些重要细节。通过以上例子,我明白科学是严谨的,动手要比理论学习重要的多!
紧张的学习与实践,使参赛学生感受到充实和迈向成功的快乐。他们希望学院以后多组织一些类似的活动,以提高自身工作实践和创新能力。并纷纷表示:一定要在规定时间内由完成作品的设计、制作及调试,力争在8月30日提交竞赛作品的设计报告。
目前正值酷暑时节,参赛学生在实验实训中心认真、有序地进行作品的设计,丝豪没有抱怨天气的炎热,伙食品种的单调,以及假期校园的冷寂。使命的紧迫感和为校争光的荣誉感,促使他们卯足了劲。
如今,参赛项目的软、硬件结合和调试阶段进入了关键时刻。前路在召唤着他们,理想和荣誉期待着他们。我们相信,参赛学生一定会不负众望,为高新学院取得应有的佳绩,为母校的发展与建设留下重采浓涂的一笔。
2008年陕西大学生德州(TI)杯模拟及混合电路应用设计竞赛是面向全省在校大学生的群众性科技竞赛活动,它针对目前高校电气信息类本科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重“数字电路“、轻”模拟电路“现象,以专题竞赛的形式,强调模拟及数模混合电路的重要性。努力与当前的课程体系和内容改革密切结合,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活动启动前,我院主管院长及教务处、实验实训中心相关负责人把积极参赛作为教学与实验实训工作的重要内容,进行了细致的策划和周密的部署,成立领导小组,通过有效管理和分阶段推进,为竞赛活动地开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学院确立了以苏登超、宋春峰、路成林三人为指导老师。经过测试,在微电、计科、测控等专业选拔了12名理论基础知识扎实,竞争意识强的同学。成立了数控恒流源、多用途水位控制电路、镀模机系统、无线家用环境监控系统四个项目小组。小组成员或自愿组合、或项目选题一致,营造起了彼此和谐、实力均衡,相互密切合作的参赛队伍。共同的爱好,顽强的拼搏精神和为校争光的使命感,把他们凝聚成为一个富于战斗力的竞赛集体。
通过精心组织实施的赛前培训和辅导,并按照竞赛专家组与TI公司专家提出的命题方向和使用的核心器件,参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了选题,设计方案,做到了自主命题,自主设计,向着“竞赛目标”努力攀登。
项目的进行检验了学生的理论知识及综合实力,激发了他们学习积极性和创新能力。攻关过程中,面对那些已经掌握的,和从未接触、并且陌生的专业知识,参赛学生并不畏惧。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从头开始,认真攻克、顽强创新。从具体的硬件制作,软件编程、系统调试和设计报告撰写等阶段做到了稳步进行。在此竞赛阶段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得到很好的验证。
承担《无限家用环境监控》项目的第四小组组长韩涛表示,项目进行前,自己仅仅学习过模电,而单片机,数电几乎从未接触过,因此压力很大。在指导老师的精心辅导下,动手做一做,感觉的确不一样,自己学到了不少知识。他说,就以电阻为例,没接触这次比赛之前,我觉得电阻就一个耗能元件,只要知道它的阻值大小就可以了。但在给苏登超老师提交元件清单时,他指出电阻不但要标出阻值,还需指出其功率大小,封装类型等一些必要参数。如果不是参加这次比赛,我会忽略这些重要细节。通过以上例子,我明白科学是严谨的,动手要比理论学习重要的多!
紧张的学习与实践,使参赛学生感受到充实和迈向成功的快乐。他们希望学院以后多组织一些类似的活动,以提高自身工作实践和创新能力。并纷纷表示:一定要在规定时间内由完成作品的设计、制作及调试,力争在8月30日提交竞赛作品的设计报告。
目前正值酷暑时节,参赛学生在实验实训中心认真、有序地进行作品的设计,丝豪没有抱怨天气的炎热,伙食品种的单调,以及假期校园的冷寂。使命的紧迫感和为校争光的荣誉感,促使他们卯足了劲。
如今,参赛项目的软、硬件结合和调试阶段进入了关键时刻。前路在召唤着他们,理想和荣誉期待着他们。我们相信,参赛学生一定会不负众望,为高新学院取得应有的佳绩,为母校的发展与建设留下重采浓涂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