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启幕首届“高新财智论坛”,专家共研数智时代财经教育新方向
5月17日,由陕西高校工商管理教指委指导、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主办的首届"高新财智论坛"在学院图书馆报告厅隆重举行。本次论坛以“财经教育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学科融合、数智融合、产教融合”为主题,汇聚学界权威、行业领袖及企业专家,围绕数字经济背景下财经教育的创新与人才培养展开深度研讨,为产教融合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论坛出席的校外嘉宾有原西安财经大学副校长、西安培华学院会计金融学院院长吴旺延教授,陕西省社科联学会部部长张金高,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原副院长田高良教授,西安邮电大学原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张鸿教授,西安财经大学行知学院院长苏永乐教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原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王益锋教授,西安石油大学原经济管理学院院长王君萍教授,西安邮电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苏锦旗教授,延安大学教务处处长王进教授,西安外国语大学原商学院院长周龙教授,西北政法大学商学院副院长冯颖教授,西京学院会计学院院长李海霞教授,西安外事学院商学院院长舒忠教授,西安财经大学行知学院会计学院院长李社宁教授、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点负责人王郁蓉教授,西安思源学院乡村振兴办公室主任田文教授,陕西公正税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副所长张涛,以及新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级教育规划顾问任阳。
学院参会领导包括院长汪仁教授、党委书记刘琳、常务副院长张淑萍、副院长潘昊、科技处处长王智荣、教务处副处长刘端森、财资处处长惠肖肖,以及经济管理与传媒艺术学院常务副院长李文教授,副院长杨太康教授,党总支副书记、副院长刘雨豪等。本次论坛由杨太康教授主持。
(图一)经济管理与传媒艺术学院副院长杨太康教授
(图二)首届“高新财智论坛”现场
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院长汪仁教授致开幕辞。他指出,在金融科技跨界融合的背景下,打破学科壁垒、重构教育体系已成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关键。他强调,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数字技术不仅优化了教学过程,更在深层次上推动着教育范式的革命性变革。为此,他倡议建立省内院校教育创新联盟,推动资源共享与产教融合评价体系建设。
(图三)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院长汪仁
陕西省社科联社会组织管理部部长张金高在致辞中指出,随着全球快速迈向数智化时代,推进数智教育发展和深化产教融合已成为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他强调,“数智化”不仅是技术层面的革新,更是教育改革的重大课题。希望通过本次论坛,与会专家能共同探索数智时代产教融合的创新模式和发展路径,为商科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
(图三)陕西省社科联社会组织管理部部长张金高发言
在数智经济深刻重塑教育生态的当下,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田高良教授直指当前会计专业教育面临的核心矛盾——快速迭代的数字技术与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脱节问题。田教授强调,必须通过系统性举措推动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生态建设。田教授提出,要通过搭建"政产学研"深度联动的四元赋能平台,实现资源、数据、技术和场景的生态化共享;推动涵盖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方法、评价机制、师资结构和实践平台的六维教学范式数字化转型;同时构建基于机器学习、能实时适配产业需求的动态化AI课程图谱。“数智时代的教育工作者必须主动拥抱变革,”田教授呼吁,“要创新教育理念与方法,深化产教融合,才能培养出真正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智能会计人才。”这一系列创新思路为破解当前会计教育困境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
(图四)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田高良作主题报告《数智时代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生态系统》
在数据要素重构商业逻辑、AI大模型重塑产业规则的时代背景下,西部数字经济研究院院长张鸿教授指出,传统商学教育正遭遇双重困境:知识更新速度滞后于技术迭代节奏,实践教学场景脱离真实商业环境。张鸿教授强调,AI+大模型将成为推动商学教育转型升级的核心引擎。为此,他提出系统性改革方案:首先要将AI技术深度融入商学课程体系,实现个性化学习路径的智能规划;其次要构建基于大模型的虚拟商业实验室,让学生在仿真环境中锻炼商业决策与创新能力;同时教师要主动拥抱AI工具,提升教学研究效能,学校则需建立激励机制,营造数智化教学创新生态。“这场变革不仅是技术升级,更是教育理念的重塑。”张教授指出,只有通过课程体系、实践平台、师资培养的协同创新,才能培养出适应数智时代需求的复合型商业人才。
(图五)西部数字经济研究院院长、二级教授张鸿作主题报告《数智时代AI+大模型赋能商学教育高质量发展》
在下午的行业分论坛上,与会嘉宾围绕"企业需要什么样的未来人才"这一核心议题展开深入探讨。来自学界、业界的专家学者从多元视角出发,通过案例分享与对话交流,共同破解产教融合中的关键难题,为培养适应未来发展的新型人才提供了创新思路和实践路径。
(图五)行业分论坛讨论现场
陕西公正税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副所长张涛深入剖析了税务服务行业的转型升级趋势。他指出,当前税务师事务所的业务范畴正从传统代办服务向合规规划、跨境税收、资产重组等高附加值领域拓展,行业人才需求呈现出"专业硬实力、数智工具力、职业软实力"的三维驱动特征。
张涛强调,面对这一变革,高校人才培养必须突破“理论孤岛”的局限,通过实务课程嵌入、真实案例推演和定制化实习等方式构建产教融合闭环,着力培养兼具数据思维、商业敏感度和跨界协作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他特别指出:“在税收生态重构的背景下,专业深度决定着职业高度,而人品厚度则定义了发展广度,二者缺一不可。”
(图六) 陕西公正税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副所长张涛
新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级教育规划顾问任阳深入探讨了AI在商科教育中的应用与价值。他指出,AI正全面重构产业形态,从流程驱动、数据驱动到模型与知识驱动,催生了无人值守共享中心、智能面试等创新场景。在教育领域,任阳强调AI已渗透到100多个教学场景,实现了三大维度的突破性创新:教学资源智能化,通过AI辅助教材开发、课程设计;教学过程个性化,借助智能教学助理和数智教师实现因材施教;教学评价科学化,运用学习分析技术为师生提供精准反馈。
“AI带来的不仅是技术工具的升级,更是教育范式的根本性重构。”任阳特别指出,要构建包含教育大模型、智能体应用和智算基础设施的完整生态体系,才能真正实现教学效率与质量的全面提升。
(图七)新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级教育规划顾问任阳
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标志着财经教育数字化转型迈出了重要一步。通过搭建“政产学研”多方协同的创新平台,论坛不仅形成了可推广的财经教育转型方案,更建立了长效的跨界合作机制。
(图八)合影
展望未来,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将以此次高新财智论坛为契机,深入推进校企协同育人,加快数智技术与财经专业人才培养的交叉融合,着力培养兼具数字素养、专业能力、实践智慧的复合型财经人才,为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