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关键词

高新要闻

高新要闻

[科大高新报]创新是高新学院未来发展的DNA

发布时间:2013-10-15 作者:admin 浏览:0
    编者按:近期,《华商报》、《西安晚报》、《三秦都市报》、《陕西日报》等媒体通过记者来校采访、电话采访校友、兄弟院校走访、考生家长咨询等多种形式,分别在不同版面对我院进行了深度、重点的报道。另外,又同网络新媒体搜索平台上获悉,2013年我院成为陕西省关键词“西安”搜索量排名最高大学,已是知名度最高独立学院。
    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突出产学研相结合办学特色,坚持国际化发展方向的办学思路,经历艰难前行,取得的成绩令社会瞩目。继《科大高新报》第22期,以“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和她的创新工场”为主题头版全版报道之后,第23期(迎新专刊)专访了学院董事长孙龙杰博士,经过现场采访,相关内容整理等过程之后,以报道系列的形式登报,主题为“创新是高新学院发展的DNA”。
创新是高新学院未来发展的DNA
           ——专访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董事长孙龙杰博士
    今年教育部公布的201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数达699万,这是建国64年以来,高校毕业生最多的一年。而来自用人一方的数字显示,招聘岗位与往年相比下降大概15%。这一增一减,使得2013年的就业形势变得更加严峻。在国家政策和就业压力的推动下,不少大学都在转变办学理念和方式,探讨培养企业所需人才之路。
    一所大学的核心竞争力是其特色,这是大学在发展过程中面向社会长期培育、积淀而成的孕育于其文化中的办学理念和大学精神。创特色,是一所大学生存之根本大事,要坚持“他无我有,他有我优”的办学理念,用思想、文化引领大学教育,形成自己的文化归属感,要关爱学生,开放办学,树立典范,为中国大学的创新人才发展模式创出一条新路,创出特色。
    创新是我们最大特色。
    ——产学研结合方面的创新
    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在特色方面做出的努力就是突出 “产学研”结合,围绕能源地矿、机电信息、建筑土木、艺术与管理等学科专业领域,举办、联办产业实体,利用产业实体的逐年收益,不断扩大投入,深层次的反哺人才培养,实现办学的公益化目标。一方面,将科技和产业的发展与人才培养相结合,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创造平台;另一方面,通过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促进科技与产业的发展;两个方面,相互促进,充实内涵,提高质量,突出特色,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和整体实力的提升。同时,学院在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的同时,紧跟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结合自身产业化优势,注重科研成果的转化。
    在能源学科群领域,学院设西科高新安全技术研究院、节能工程研究所及一大批能源科技推广项目。校办企业西科节能公司与国信证券签署了上市辅导协议,上市工作现已全面展开。
    在建筑学科群领域,成立恒业建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校办产业,鼓励学生全方位参与到房地产业的各个环节,通过实践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素质。
    在机电信息学科群领域,以移动通讯网络优化、3G数据应用及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与推广为主要科技开发项目,同时“太阳能智能检测工程实验室”被列为西安市重点工程实验室,受西安市高新区管委会委托编制《西安高新区电力装备、光伏及LED产业十二五规划》。
    在人文管理学科群领域,学院老师带领学生共同参与创业,成立了校办产业巧的木香港(国际)有限公司,专注于家居、家饰的高端礼品、奢侈品的设计开发,为学院艺术系师生提供了一个展示才华的平台。
    ——国际化发展方面的创新
    随着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高等教育国际化已成为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主流趋势之一。学院办学伊始,就注重国际化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已有数百名学生通过留学、交流生、游学和实习等项目完成了国际化的培养。至此,学院为了进一步加强国际化人才培养的质量,已在洛杉矶(美国)和吉隆坡(马来西亚)设立了学生境外就业服务中心。同时,学院已成为美国高等教育交流协会中国总代表处,整合了国际优质的高等教育资源,与美国等数十所高校签订了人才联合培养协议。
    为了紧跟世界一流科技水平,学院与KWE集团合作,斥巨资在境外投资多家高科技企业,与世界先进科技同步。先后成立了美国Atelic公司、新加坡Advance RFIC 公司、俄罗斯KEE System 公司等,为学生科技创新提供了更大平台。同时,使学生能够学习到国外最前沿的投资、融资、经营管理、科技开发等知识和经验,毕业后即可在世界知名企业、各外贸、涉外企事业单位或银行、证券等行业高质量就业。
    ——学生创业方面的创新
    学院产学并举,展开以创新、创业为导向的教育改革实践,在这种创业氛围的影响下,几十名年轻教师带领学生的创业团队已全面展开,一批创业明星已崭露头角,在不久的将来将会有一批极富有创业精神的企业家在这里涌现,有一大批充满市场发展潜力的公司在这里孵化。未来,高新学院将会是一个企业家的梦工场,一个酝酿财富之星的梦工场。
    作为一个充满激情的创业者,我经历了二十多年的创业实践,十多年的高等教育实践和五年的跨国风险投资,虽然已至不惑之年,创业的这份热情更是笃定无疑。高新学院为了践行这种企业家精神,产学并举,展开以创新、创业为导向的教育改革实践,学院正在把“创新、创业、创未来”作为学院精神,植入学院成长的骨髓,千年不变。我自己也作为运动员兼教练员,带领大家共同创业,共同成长。为了鼓励学生创业,举办创业大赛,邀请中兴通讯”创始人副总裁魏兴民、纳斯达克上市企业“天星生物”董事长陆伟兵、纳斯达克上市企业“展讯科技”董事长武平等几十名著名企业家亲临我院进行创业讲座,指导学生创新、创业,培养他们的企业家精神。
    间或回想我的创业历程,总觉得有一种力量伴我至今。后来在与很多创业家交谈中,才慢慢理解出来了,这种力量,不是别的,就是一个快乐向上的世界观,价值观;就是一种责任与奉献的企业家精神。自我出任陕西省创业促进会导师委员会主席之后,深刻体会到创业培训对大学教育改革和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当创业成为一种思潮,成为一种信仰。我们已在也不能选择逃避,创业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是一种必然的选择。创业对个人的锻炼是非常大的。如果成功了,那就是财富人生;如果失败了,也不要失意,最起码也是一笔人生财富。创业成功与否都是人生财富,不急功近利,永不放弃才是真英雄。创业是一个痛并快乐着的过程,是一场马拉松式的长跑,需要来自自身和团队的不断鼓励,也更需要场外的引跑手,伴他同行。另外,创业是有规律的,他的规律就是勤学、苦练、读书,向高人、专家学习,反思自己,不断创新,不断实践,不断取得新的成功。
    创新、创业的每一天都得经受磨砺和困苦,但收获的却是成功的喜悦。这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生活选择。
    ——大学培养定位的创新
    展望未来,相信高新学院一定能够坚定目标,进一步发挥其在能源地矿及其相关领域的学科优势,紧抓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机遇,面向高新技术和新兴产业人才需求,开放办学,突出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特色,坚持国际化发展方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把自身打造成为特色鲜明的一流应用型大学
陕公网安备610116020006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