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1-2021红色印记】学党史 庆祝建党百年 | 劳模精神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迎接建党百年,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特别推出党史教育栏目。青年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作为开展党史教育的重点对象,学习活动要面向青年,不断加强党史理论修养,通过一次次的历史回眸让青年重温为民初心,将红色基因融入青年血脉,传递红色基因和革命精神。
人民创造历史,劳动开创未来
在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劳动模范始终是我国工人阶级中一个闪光的群体,享有崇高声誉,备受人民尊敬。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劳动模范是共和国的功臣,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
革命战争年代,面对敌人的围堵封锁,边区军民依靠自己勤劳的双手艰苦创业,创造了陕北变江南的南泥湾奇迹;
一位名叫张思德的普通战士,响应党中央开展大生产运动的号召,赶挖炭窑时为救战友而牺牲,毛主席为他发表题为《为人民服务》的著名演讲;
支前模范“沂蒙六姐妹”,为前线将士筹粮草、运弹药、摊煎饼、做军鞋,凝聚支援解放战争的磅礴力量。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作为第一批北大荒开垦者中的一员,新中国第一位女拖拉机手梁军用青春诠释艰苦奋斗、勇于开拓,她的形象作为原型被印在第三套人民币上,广为流传;
淘粪工人时传祥,获得的荣誉再多,仍每天默默地背着粪桶在大街小巷穿梭,宁肯一人脏,换来万家净。
改革开放新时期,“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为解决中国人的温饱问题,不断追梦,勇于创新。
……
精神传承,血脉赓续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先后召开了16次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超过3万人次。
“劳动模范身上体现的‘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是伟大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2016年4月26日,习近平同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时指出。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进入新时代,劳模精神在千千万万青年劳动者中赓续传承。
开启新征程,扬帆再出发。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紧紧依靠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
“不惰者,众善之师也。”弘扬劳模精神,做新时代的奋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