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出台 “一流专业”培育项目建设总体方案
为了贯彻实施省教育厅《关于公布陕西高校“一流专业”遴选结果的通知》(陕教[2017]355号)要求,我院高度重视,成立了以院领导为组长的一流专业建设领导小组,召开了专门会议,部署安排一流专业建设工作。为了统筹推进我院培育项目——能源与动力工程、财务管理和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建设顺利进行,并实现一流专业目标,特制订本方案。
一、 一流专业建设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社会发展为导向,加快建成一流专业,提升我院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突出我院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全面提升学生应用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更好地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应用技术型人才、一流人才。
(二)基本原则
坚持以一流为目标。以国内外具有一定实力的高水平大学和高水平学科为目标,依托西安科技大学及西安地区名校的实力,汇聚优质资源,重点建设我院培育项目,培养一流人才,使我院培育项目走向省级一流。
坚持以学科为基础。优化学科结构,凝练学科发展方向,突出学科建设重点,创新学科组织模式,充分发挥我院学科优势,办出特色。
坚持以绩效为标杆。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强化目标管理,突出建设实效,构建一流专业自我评价体系,提升我院办学水平。
坚持以改革为动力。深化我院综合改革,在培养模式、课程设置、教学手段、实验实训条件、特色途径等方面加快技术应用型一流专业建设。
(三)总体目标
建立健全有利于一流专业发展的体制与机制,提供相关支撑条件和切实可行的政策保障措施,经过三年建设,使我院培育项目在专业规模、师资队伍、实践教学建设、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有明显改善,成为培养各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基地,服务、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显著增强,使我院培育项目达到陕西省普通高等学校一流专业建设标准,到2020年我院争创省级一流学院。
二、一流专业建设具体举措
(一)建设一流师资队伍
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强化高层次人才的支撑引领作用,引进一批活跃在国家学术前沿,满足高校发展需求的一流学科领军人物和创新团队。力争在三年建设期内,我院培育项目师资队伍分别建成具有14人的教师团队,其中教授、副教授7名,博士2名,具体情况见表1。
(二)提升科研教学水平
以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加强学科布局的顶层设计和战略规划,建立健全的科研机制,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和宽松的创新环境,不断提升我院青年教师的科学研究水平。鼓励我院青年教师积极申报科研项目、质量工程项目,加大教材编写力度,三年内,力争各专业教师申报省级科研项目1项;建设省级精品课程1门,校级精品课程3门;省级教学团队1项;申报省级教学成果奖2项;编写或参编具有高水平的应用技术型教材2本,具体见表2。
(三)充实实践教学条件
为了满足学生实习实践教学需要,在现有实验室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基础上,根据各专业实际需求,健全校内实验室、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三年内,学院投入875 万,力争建设一流专业实验室,具体见表3。
(四)深化产学研合作
为提高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学院从课程设置、素质拓展提升、创新创业精神培养、休学创业制度等方面积极采取措施。
1)设置学生个性发展课程模块。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学生个性发展课程模块,供不同学生作不同选择,各专业根据社会需求减少必修课程,加大选修课比例,鼓励学生个性发展。
2)构建素质拓展提升体系。学院制定了《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本科生素质拓展提升与创新创业实践学分认定与管理办法》,学院要求学生在学习期间必须完成10学分的素质拓展项目。鼓励学生参加各种职业资格认证培训,要求学生积极参加科技竞赛、学术活动、社会调查和社团活动,并将学生获得的职业资格证转为为相应学分,计入素质拓展体系。
3)重视创新创业精神培养。学院为了提高学生创新创业精神,专门开设了就业、创业指导课,邀请社会成功人士进校进行各类创新创业讲座,使我院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普遍得到提高。
4)完善创业机制保障。在经济新常态下,为了响应国家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我院制定了《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在校生休学创业管理办法(试行)》,鼓励学生创业,凡因创业提出休学的,学院优先予以批准,休学期满要求复学的,学院积极为其办理复学手续。
5)推进创业基地建设与创业扶持。我院由陕西省人才交流服务中心授牌设立了大学生创业服务站,对各种形式的自主创业生进行不同程度的奖励,并提供资金、场地、指导等全方位扶持。
(五)夯实质量与特色
1、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坚持立德树人,突出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以“一流专业”建设为牵引,大力推进个性化培养,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各类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优秀人才,建立完善的质量保障体系,将学生成长成才作为人才培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激励学生刻苦学习,积极参加省级以上各类科技比赛、发表学术论文,发明专利等,引导我校毕业生积极投身创业,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才培养质量。
2、凸显国际交流与合作特色
为了将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有效融合到我院教学科研过程中,我院与世界一流大学和学术机构合作,开展高水平人才联合培养。财务管理专业现有“赴美带薪实习”项目,拓宽了学生视野,增强了学生实践能力;与美国的多所高校合作开展“2+2”、“3+1”等联合办学模式,与中国留学服务中心-苏格兰学历管理委员会合作引进HND项目,培养出许多优秀的财务管理国际化人才。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计划与泰国曼谷向日葵国际语文学校、泰国合艾中学、泰国朱拉隆功大学开展国际汉语教育产业合作;并拓展欧洲的国际汉语教育产业。目前,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无国外合作项目,力争在三年的建设中,开拓国外办学市场,引进国外项目,培养更加优秀的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人才。
三、一流专业建设规划进程安排
为有效落实一流专业培育项目建设目标,我院采取逐步推进、重点落实的管理办法,按步骤有序完成各阶段建设任务,具体情况见表4。
四、一流专业建设保障机制
1、领导小组
为确保三个一流专业培育项目落到实处,学院成立一流专业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实行动态管理,定期开展方案进展审核、中期检查、绩效考核等,督促一流专业培育项目顺利进展。
组 长:赵建会 孙龙杰
副组长:张淑萍 汪 阳 翁连正
成 员:赵清涛 潘 姿 惠肖肖 张海成 屈均利 李小丽 刘淑颖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教务处,根据领导小组要求,做好工作安排、指导、检查、督促和文件报送工作。
2、保障机制
完善配套政策,根据本方案组织制定绩效评价机制和资金管理办法,领导小组负责一流专业建设的顶层设计、宏观布局,在整体建设规划中落实专业建设经费。根据一流专业建设相关评估评价结果,对实施有力、进展良好、成效明显的专业实行动态激励,适当加大资金支持力度,有序推进一流专业建设工作顺利实施。
3、督促检查
根据一流专业建设方案时间进度安排,定期对一流专业培育项目开展跟踪指导,实行动态监测管理,同时对项目建设成果进行自查评估。学院组织专家,依据项目建设目标和任务进行中期检查、年度考核,在检查考核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并予以及时解决,保证一流专业培育项目顺利完成。
2017年10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