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原国资委中国民族贸易促进会的执行会长,现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副理事长、工业信息化部中国信息化推进联盟专家委员会资深专家刘延宁教授应邀来到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讲学,为我院师生作了题为“21世纪中国发展的时代责任”的专题学术报告。报告由孙龙杰董事长主持,副院长翁连正、院长助理刘志高及部分师生参加了报告。

下午14:00,报告会准时开始。刘延宁教授在报告一开始给现场师生提出了一个问题:国家有钱了、人民有钱了,是否就是中国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刘教授以民族素养提升的紧迫性为基础,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仅仅只是有钱,并不会受到别的国家和别的民族的自然尊敬。因此我们要从民富民强走向民雅,而我们追求的民主是建立在以民雅为前提的自律之上。并从国家宏观和战略层面指出了21世纪中国实现民雅的5条路径:第一,科学发展观、业绩观方面,GDP与公众信服指数并举。第二,发展国策方面,从工业强国,到与“非工业强国”并举。第三,及时从制造业大国,转变为与研发业大国并举。第四,从以上三个途径,改善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困境。第五,21世纪,中华文明文化也应成为,也能够成为全人类普适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
刘教授说,中华文明的优秀核心是整体、辩证与平衡。中西文明文化比较主要体现在“战争争端原因”、“宗教融合观”、“人本定位”、“法律风格”、“饮食方式”、“医学观”、“人才标准”、“游戏规则”、“教育学习观”、“意识范畴”、“文化特征”等12个领域。在谈到中西方不同的人才标准时,她强调,中国是富有智慧的人才标准观,“百智,德为先;百德,感恩为先。”她说,不能单方面否定东方文明或西方文明,东西方文明应该互相融合,互相了解与互相理解,形成了人类可持续和平发展和天人合一的共赢前景。
在结束语部分,刘教授与在场的老师同学们分享了为人处世之道。兵法的最高境界是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大学生应肩负起21世纪中国发展的时代责任,促进国家、民族的繁荣与发展,推动国家软实力与硬实力的建设。
最后,孙龙杰董事长对报告进行了总结,孙龙杰董事长肯定了刘延宁教授百智,德为先;百德,感恩为先的理念。十分认同刘教授从“互联网+”到“人工智能+”才是创建最富有智慧的人才标准观的观点,赞赏了刘延宁教授从战略思考、时代背景、东西方文化及思维方式的异同、社会结构的转变等方面所阐述得不同时代的主题背景的思维方式。孙龙杰董事长表示,刘延宁教授的讲座内容丰富、分析透彻,极富逻辑性和创意性,整个报告充满了人生智慧和哲学思想,是一场意犹未尽的精神盛宴。
(摄影:廖宝海)